仙游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近年来,仙游红木产业、小微经济等蓬勃发展,金融交易密集频繁,随之而来的金融纠纷也日渐增多。
为了擦亮金融诉讼品牌,切实将金融纠纷调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仙游法院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信用卡监督政策维护金融安全的司法建议》(以下简称“二号司法建议”)为指引,以“活水司法”为核心理念,创新“三三诉治”工作法,促推金融机构积极承担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主体责任,金融纠纷诉源治理质效显著提升。
一、明理念,汇聚多方共赢共识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二号司法建议”,如何以更优服务、更高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呢?
2023年底,仙游法院党组经过审慎思考,就金融纠纷化解工作,提出金融纠纷“三三诉治”理念,即:“金融机构应深化认识并积极承担其在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主体责任,‘立足公平、效率、和谐’三个理念,合理运用调解、督促、审判三种程序,高效化解金融纠纷,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三个效果有机统一。”随后,各金融机构与法院达成初步共识,表示将加强诉前排查工作,应催尽催、应调尽调,明确通过“调解、督促、审判”三种程序处置金融纠纷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以自身机制改革促纠纷源头治理。
其中,以仙游农商行为例,2023年底,仙游法院向其发出《关于加强多元化解金融纠纷的司法建议》。农商行根据上述共识,及时采纳建议并配套出台了《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方案》,推动2024年涉农商行案件调解数量大幅提升,诉前调解成功333件,比去年同期(26件)增加1181%,金融机构参与纠纷化解的积极性有明显提升。
仙游法院与金融机构开展座谈交流
二、建机制,落实纠纷源头治理
“我们也很想还钱,可这几年店里一直亏损,实在是没钱,能不能帮忙再缓一缓?”彭某夫妇因向某银行申请的惠农贷款未按时偿还贷款本息,信贷员多次催讨无果后向法院申请调处。依照“三三诉治”理念,仙游法院引导金融机构启动金融纠纷诉前多元化解前置机制。
一是建立诉前管理台账,完善分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制定调解考核机制,加强贷后管理,针对各笔不良贷款“填日志、打标签”,厘清涉诉纠纷处理脉络。例如,仙游农商行正据此部署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加强对台账的信息化管理,对适合“调解、督促、审判”三种程序的纠纷进行分类标记。二是健全联络员机制,畅通治理路径。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职调处联络员,与法院、金融调处中心联络员共同搭建沟通平台,围绕分类治理目标,打通程序堵点,协调政策难点,解决监管痛点。三是完善调处平台建设,强化人才保障。引导金融机构融入“仙游县金融纠纷调处”治理体系,建设金融领域专业化调解人才库,推进“金融调处中心”实体化运行。
在了解具体案情后,承办法官当即启动联调机制,组织召开法院、银行、调处中心三方联络员会议,详细制定了调解方案。由法院联络员向彭某夫妇释法析理,分析利弊,坚定其履约决心;金融机构联络员向上级主管请示,依据银行规定争取分期政策;调处中心调解员耐心安抚彭某夫妇情绪,鼓励其重拾信心再出发。最终,经多次协调,双方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书。
2024年以来,“三三诉治”工作模式已初步取得成效,如浦发银行、邮储银行通过调解程序(含诉前及诉中)分别处理案件54件、61件,比去年同期(12件、11件)分别增加350%、454.54%。
三、抓落实,构建和谐金融生态
如何推动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仙游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能动司法,创新审判管理机制,做好金融司法“数字体检”,营造金融法治“软环境”。
一是全程化调解。根据仙游法院《关于全流程推进当事人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的实施细则》,及时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内容,同时推进涉金融纠纷审执工作一体化改革,让执行员参与调解工作,明示执行法律风险,实现审执经验互通、事务互助、数据互联,确保案结事了,金融纠纷“案-件比”同比下降0.13,系统推进“四源共治”。二是常态化保全。结合金融机构贷后分流管理台账,识别“装睡的债务人”,通过常态化开展小额诉前保全债务人的财付通及支付宝账户,让失联的债务人主动“回联”,以司法强制力对恶意违约、违法行为形成震慑,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推动金融纠纷诉源治理。目前通过诉前保全调解成功率为15.4%,且呈逐步上升趋势。三是专业化普法。定期发布司法情况通报,适时作出司法建议,为金融机构诉源治理工作把“把脉问诊、深度治疗”,累计发出司法建议2份、司法情况通报36份;建立典型案例库,加大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力度,强化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助推金融司法生态优化;聚焦法治宣传,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展播宣传片等,助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引领诚信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