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林某以黄某欠其工资款23000元为由向法院起诉。林某称,黄某系从事包揽建房、装修业务的包工头,林某经常跟随其打工。2019年,林某跟随黄某装修三宗房屋工程,因双方未达成结算意见,黄某至今未支付给林某工资款。林某向法庭提供了自己记账但未经黄某签字确认的结算单一份。黄某辩称,其确实有欠林某工资款,但是已支付一部分,只剩一点尾款未支付。双方对所欠工资金额各执一词,情绪激动。案件陷入僵局。
【裁判结果】
为缓和对立情绪,妥善处理纠纷,经办法官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调,阐明利害关系,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并即时履行。至此,林某被拖了2年多的薪酬得以偿还。
薪酬被拖,如何维权?
劳动者被欠薪后,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提起诉讼等多种法律途径维权。但不管基于哪种方式,都必须有相关证据支撑。
关键证据,如何保存?
现实生活中,很多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平时没有办法保存有效证据或保存不全,导致讨薪之路受阻。只有切实解决证据不足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维权的成功率。那么哪些才是关键证据?又该如何保存呢?
一、针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留存。如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劳动合同;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欠工资的欠条;具备用工单位负责人或管理人员签名的欠条;盖有用人单位公章或财务章的单位工资单、工资表、职工工资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单据或记录;工作证、服务证、工作胸卡、工作服、工作标记等证明身份的材料;盖有用人单位公章或财务章的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考勤本等等。
二、针对劳动者与个体包工头之间的劳务关系的证据留存。如具备双方签名的承揽合同、雇佣合同等;具备包工头或雇主签名的欠条;用合法手段得到的与包工头或雇主本人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录音、录像(微信聊天记录、录音录像内容要有针对性能证明相关欠薪的日期、金额等);工友、劳动见证人的证人证言等等。
本案中,原告林某以被告黄某之间形成了劳务关系,林某提供的自己制作的但没有对方签字确认的结算单,以及林某与黄某的录音一份,该录音中也没有明确所欠工资的金额。在黄某表示否认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的话,该案因证据不足问题,林某败诉的概率就非常大。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相近,两者很容易混淆。从主体的性质和关系上来看,劳动关系的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动者除了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制定的规章制度等,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劳务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彼此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劳务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从法律适用来看,劳动关系主要由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来调整,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来规范调整;劳务合同则主要由民商事法律来调整。
追回薪酬,要怎么做?
如果是劳动关系争议,一般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劳动者以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如果是劳务关系纠纷,在纠纷出现后如果不能协商解决,可以直接通过诉讼方式予以解决。
法官寄语:
林某的遭遇不是个案,很多劳动者由于维权意识淡薄,未能有效保存证据,且工程建设中挂靠、层层转包的现象大量存在,有些劳动者甚至不知道老板是谁,从而增加了讨薪的难度。
总之,劳动者在外务工时,应选择正规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保;在与个体包工头产生劳务关系时,要签订劳务合同,了解包工头的身份等主体信息,及时结算工资,并要求对方出具欠条,保留收集证据。在发生欠薪纠纷时,应当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渠道理性维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促进矛盾纠纷解决。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第十五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