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法官随笔
生命之光的忠诚追随者
作者:苏秋萍  发布时间:2012-12-06 17:27:21 打印 字号: | |
  濛濛细雨,总夹杂着伤感的情绪。寒风吹袭的夜晚,总难以抚慰骚动的心情。生命之光,总如水中的波纹,似乎握在手中确已流失于指缝间。

  2012年11月28日晚,阴雨绵绵,所在的单位组织前往市区的金逸电影院观看《南平红荔》。单位组织的规模盛大,坐在车内前排的我,望着车窗外,看着淅沥沥的雨天,看着车前与车后不时闪烁红光的车队,伤感之外竟内心骚动。情绪的波动来源于对一个陌生城市的期待,对电影剧情的期待,对人物精神品格的期待,以及对生命之光忠诚追随者的敬意。

  当前行的车辆临近前往的目的地时,前行的路越来越光亮、清晰,先前高速路上的静美顿时由眼前的繁华所取代。我不知道他人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心境,然而,环境的变化总能给后知后觉的我一种油然而然的排斥心境。因为领略过繁华时的欢乐,也领略过繁华落尽之后的孤寂,繁华落尽后总能唤醒内心深处沉睡中对生命之光追寻路的困惑。

  习惯了人前的天真,就不习惯人前的做作。当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时,我固执地认为电影的情节就是电影主人公的真实写照,而且必须是,即使当我泪流满面时引来旁人异样的眼神,即使身边的友人告知这样的故事情节太普通了,没有什么看点,即使同事说这是电影,总有那么些虚构的情节。其实,热泪是因为影片的平实不凡,影片选取的三个故事情节真切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法与德、罪与情间的交错,反映了当前社会“失足”少年面临的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压力,更有对法官从业之责的拷问。

  影片主人公詹红荔法官在从业生涯中致力对“失足”少年的保护、关注、帮助,以及对“失足”少年融入社会的探索,深深唤起了当初我选择法律的初衷,也唤醒了我对生命之光的朦胧理解的修正与探寻。詹红荔法官对生命之光的忠诚追随不负其个人的付出,终得于《刑法修正案(八)》中开花结果,可喜可贺之余,也真情地鼓励每一位法律从业人员对法律本源的追寻、对生命的垂问,更鼓励了全社会都投入到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当中,为青少年的成长做出每个人都可为的努力。

  身为一名法律从业人员,詹红荔法官的事迹,想必我们福建法院每个法律从业人员都耳熟,但是否详悉不得而知。希望《南平红荔》可以在祖国大地开花,使得每个法律人员都能意识到身为法官的神圣职责,甚至唤醒社会大众共同投入对未成年人的关注、保护之中。生命之光追寻之路必然崎岖,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即使追寻之路崎岖我们也要创造条件促成其健康成长。

阳光总在风雨之后,生命之光必然如彩虹一样雨后灿烂,忠实捍卫生命之光忠诚的追随者。
来源:福建法院网
责任编辑:颜敏珊